首页

女王免费踩踏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9 22:15:37 作者:中国郭守敬望远镜发现锕系元素增丰星 揭示“银河系考古”新线索 浏览量:3919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月2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台科研人员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基于中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和日本昴星团(Subaru)望远镜高精度后续观测,首次在银河系的“盖亚-香肠-恩克拉多斯”(Gaia-Sausage-Enceladus, GSE)吸积遗迹中发现一颗具有高钍/铕比的锕系元素增丰极贫金属星。

  这颗编号命名为LAMOST J0804+5740的极贫金属星的发现,为理解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机制、开展“银河系考古”研究提供了全新线索,并揭示锕系元素增丰可能与矮星系的吸积过程密切相关,相关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科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发表。

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研究生林洋名介绍说,研究团队对LAMOST J0804+5740这颗特殊恒星中的48种元素丰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显示这颗恒星的锕系元素(如钍)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的r-过程(快中子俘获过程)增丰星,成为目前已知少数几颗锕系元素增丰星之一,同时表明它可能诞生于一次极端的重元素合成事件。

  锕系元素增丰现象一直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谜团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双中子星并合或者中子星-黑洞并合是其主要来源。不过,研究团队本次通过对比理论模型,发现磁旋转驱动喷流超新星模型与LAMOST J0804+5740的观测丰度模式最为匹配。这意味着磁旋转驱动喷流超新星也可能产生锕系元素增丰现象,为其起源提供了新的解释。

  动力学研究发现,LAMOST J0804+5740不仅是一颗锕系元素增丰星,而且属于银河系吸积矮星系“盖亚-香肠-恩克拉多斯”的一部分,这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该吸积矮星系中,也是第一次在已知吸积遗迹中发现具有明显锕系元素增丰的天体。

  林洋名表示,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48颗具有钍丰度测量的r-过程增丰贫金属星,发现约三分之二的锕系元素增丰星均倾向于吸积起源。这表明,被银河系吸积的矮星系可能是此类特殊天体的重要来源。

本项研究成果相关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海宁研究员指出,LAMOST J0804+5740如同一枚“时间胶囊”,保存了百亿年前矮星系中剧烈重元素核合成事件的证据。未来,研究团队将扩大对锕系元素增丰星的搜寻,并结合核物理实验和核合成理论模型,揭示重元素起源的完整图像。

  李海宁进一步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银河系考古”提供了新线索,也为理解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和演化开辟了新思路。天文学家期待后续研究能揭示更多关于锕系元素增丰现象的奥秘,并进一步探索银河系吸积矮星系的独特化学特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丽云被查

此次行动前,天津东丽法院执行局精心部署,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责任目标并梳理案件范围。执行干警对集中执行案件逐一分析案情,做到“一案一策”,必要时与申请人沟通或提前蹲点查看,以把握早间查找被执行人的有利时机。

青海省粮食局原局长顾艳华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银川11月16日电 (记者 李佩珊)11月16日,科创中国·2024宁夏肉牛产业品牌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固原市泾源县举办。来自科技部、北京品牌智造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紧贴肉牛养殖、生态环境、县域公用品牌建设与营销策略、数字化提升现代肉牛产业链核心价值等主题展开讨论,为肉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注入科技创新动能。

中国女队尤伯杯两连胜 提前锁定“八强”席位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准备。会议将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审议全国人大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草案)》的议案、审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的议案、审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草案)》的议案。会议还将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等。(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武兵 周琨 郝亮)

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你知道吗?

澳门8月16日电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16日发出告示,订定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期为8月29日至9月12日,并公布“行政长官选举日程表”。

中新健康|上海眼科专家闯“手术禁区”成功为患者切肿瘤、保视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